每逢民俗节令,基本上是少不了一个吃的,并且这吃多半是有点讲头和名堂,师出有名不瞎吃。同样是吃蛋,端午之吃虽然与立夏有着咸淡之分、鸡鸭之别,但吃的道道却是不难理解。因为白煮的鸡蛋剥壳后,浑身上下光洁如玉;不信眼球的还可以触摸一下,它可比丝光滑且更有弹性。说到这里,吃蛋的含义是不挑自明,就是要像“白和蛋”那样。 当然,它原本是意指祖国的花朵。希望孩子们吃了,皮肤如蛋,企求在炎炎夏天里至少不长热疖头。如果超龄的祖国花朵们要吃,也是可以的,但恐怕就出不了那个效果。毕竟保养皮肤这个活,也是要从娃娃抓起的。 那么,为什么立夏要吃咸蛋而不吃鲜蛋呢。起先也是不得其解,后来看看与咸蛋一起登上餐桌的左邻右舍,发现了破题的蛛丝马迹:上海人在立夏那天吃的食物,是被统揽在一个主题下,那就是“时鲜”。在1924年出版的《老上海》中,对立夏日如此写道:“食摊粞、酒酿、梅子、樱桃、海蛳诸品,手艺店铺店主必享伙友食黄鱼、咸蛋、苋菜、蚕豆诸馔”。在这些时鲜货里,既有苋菜、蚕豆等天然食品,也有加工而成的咸蛋和酒酿。 咸蛋之所以名忝时鲜行列,那是由于这些蛋都在今年清明前腌制,到一个月后的立夏正好受用,是一年的头谱咸蛋,当然时鲜。此外,开春后的鸭,所产的蛋是品质最好,乃是制作咸蛋的上佳材料。过去,姆妈腌咸蛋,选的都是清明前鸭子所生的蛋。说是此后的鸭子生蛋就没有先前有力道,如用来腌咸蛋,剥开后会出现缺胳膊少腿的蛋,有时甚至只有半只。 相传,有人逗老外,说咸蛋是板鸭嫡嫡亲亲生的子女。这当然是笑话。记得当年姆妈腌咸蛋,程序还是不少。先把鸭蛋一一洗净,再给它们进行日光浴,说晒过的蛋,蛋黄容易出油。人们判断一只咸蛋的好坏,就是看它是否出油以及出油的多少。可时至今日,我们为了防御“三高”(高血压、高血脂、高胆固醇),无论咸淡,不管鸡蛋鸭蛋,一概不吃蛋黄。因为科学告诉我们,蛋的胆固醇全在蛋黄里,而不在蛋白中。
立夏是要吃蛋的,但那天吃的是咸蛋,也就是咸鸭蛋。这与一个月后的端午所吃的蛋是略有不同的,端午吃的是鸡蛋,而且没有腌过;有上海人是叫伊“白和蛋”,意思就是白煮蛋,在端午和粽子一锅煮。